文
Lei
8月9日,长城汽车发布了自己的7月份销量快报:
长城汽车7月份销量为91,辆,同比增长16.9%;1-7月份累计销量,辆,同比增长49.9%。
值得一提的是,长城汽车海外市场表现依旧强势。
长城7月份海外销售12,辆,同比增长97.4%;1-7月累计海外销量74,辆,同比增长.2%,占整体销量的10.4%。
“半年考”后的第一次“小月考”,长城依旧交出了一份让人满意的答卷。
有人说,长城的销量成绩太稳定了,没新鲜感。
不过我想说,看似平稳的销量成绩背后,是长城站在变革、转型的路口,势必冲破困局的决心。长城对此的付出,不平淡,更不平凡。
顺势而为,多品牌战略定大局
多品牌策略,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汽车品牌抢占市场的主要作战方式。比如奇瑞旗下的捷途,前段时间刚刚宣布独立。
不过相比于奇瑞的其他子品牌,如瑞麒、威麒等品牌的“早夭”,长城在多品牌战场上,足够被称得上是“连胜将军”。
在SUV市场,长城推出了主打性价比的哈弗品牌,是长城汽车形成规模扩张的基础。如今的哈弗H6,7月销量为25,辆,已经累计98个月获得国内SUV销量冠军。
在高端市场,长城推出了WEY品牌。在刚刚过去的7月,WEY实现了环比增长50.4%的成绩。由长城完全独立自主设计、研发的智能混动DHT技术,也将在WEY玛奇朵上进行首次亮相。这展示着长城向上的决心和信心。
在微型电动车市场,长城则推出了聚焦于女性群体的欧拉品牌,成为“她经济”中的有力贡献者。
而长城皮卡与坦克,则体现了长城对于小众市场的把握和回应,是长城牢固的后盾。
逆势求变,三大技术品牌成天下
每每遭到西方国家的技术制约,国人都要呐喊:“为啥我们不能拥有自己的技术?”的确,在技术卡住车企脖子的时代,有不少中国品牌的坍塌,就只因“技术”二字。
而长城在去年推出的柠檬、坦克、咖啡智能三个自主技术品牌,无疑回应了国人的期望。
柠檬平台以优化车身结构、使车辆在协调性、操控性、舒适性方面得到全面提升为目标;
坦克平台则聚焦于越野,以提升汽车的越野性能为目标;
而咖啡智能则是一个整车智能化品牌,包括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服务、智能电子电气架构四个方面。
比如长城前段时间推出的、将于今年年底投入量产的3.0T+9AT/9HAT超级动力总成,就由坦克平台打造。
这三个技术品牌涵盖了汽车研发、设计、生产以及汽车生活等方面,是长城的底气。
三十而立,不负时代
除了在多品牌及技术上的发力,在零部件领域,长城也有着极为细致的布局。
从蜂巢易创、蜂巢能源、未势能源,到上燃动力、诺博汽车、精工底盘,长城覆盖了从氢能源、动力系统、底盘、内外饰到电子电气架构的全产业链布局。
这样的布局不仅提升了效率,也进一步保障了车企供应链的安全。同时,也为自己带来了大量的增值收入。
去年长城刚刚过完自己的三十岁生日,它用自己沉稳的步伐告诉我们,长城没有辜负自己,也没有辜负时代。
写在最后
“低调做事、稳健发展”是长城的发展特色,也是“长城现象”的精髓所在。
销量只是一个数字。我们应该看到,在核心技术、核心零部件领域,长城牢牢地把握着主动权。所以数字才这么漂亮。
作为行业标杆,相信低调做事、高调发展的长城,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现象级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