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瑞麒 > 瑞麒理念 > 正文 > 正文

台湾第三部分社会和文化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9/25 12:48:16

來源:百度百科,接续-03-20上医人台湾:第二部分-政治和经济

目录(本文介绍黄色部分)

第一部分-历史和地理,

请见:-3-19上医人

1名称

2历史

3地理

?史前时期

?地形地貌

?荷兰、西班牙殖民统治时期

?气候生态

?明郑时期

?清朝时期

?日本殖民统治时期

?战后时期

第二部分-政治和经济

请见:-3-20上医人

4政治

5区划

6军事

7经济

?政治体制

?直辖市

?发展情况

?主要政党

?市

?发展历程

?纪年历法

?县

?高新技术产业

?法定节假日

?农业

?台湾问题

?服务业

?两岸事务主管部门

?著名企业

第三部分-社会和文化

8人口

9社会

10交通

11文化

?族群结构

?教育制度

?铁路

?民俗

?语言文字

?医疗卫生

?公路

?外来影响

?宗教信仰

?新闻媒体

?航空

?饮食

?国际交流

?海运

?文学

?美术

?戏剧

?音乐

?电影

?体育

?旅游

人口

主词条:台湾人、台湾客家文化、外省人、台湾原住民、高山族

族群结构

中国大陆福建、广东省汉族移民来台路线图

台湾有98%的人口是来自中国大陆的汉族,约2%则是在17世纪汉族移入前即已定居的台湾原住民族(高山族)。

台湾本省人指二战结束前就已在台湾生活的族群。本省汉族民众可分成从福建省南部沿海地区迁移、占人口70%的闽南人,以及从广东省东部地区迁移、占人口14%的客家人。[]

台湾原住民族(高山族)(60张)

台湾原住民族属于南岛语系,人种属马来人种。南岛语系是世界上分布面积最广的语系之一,台湾是其分布的最北端。[]中国政府将台湾南岛语系各族群统称为高山族。[-]现已有16个部族地位获官方认可,[]可略区分为原住民族和平埔族,原先广泛分布在山区,沿冲积平原聚集成部落,原住民族目前保有自己的语言、风俗习惯和部落结构,不过正面临急速现代化的问题,平埔族则大多已失去原有语言和习俗。泰雅族、赛夏族、布农族、邹族、鲁凯族、排湾族、卑南族、阿美族、太鲁阁族、撒奇莱雅族、邵族、赛德克族、噶玛兰族(实属平埔族)、拉阿鲁哇族和卡那卡那富族居住在台湾岛东部,达悟族居住在附属岛屿兰屿。[-]

有14%的人口是年后陆续从中国大陆各省份随国民党政府迁台移民至台湾的外省人。

随着海峡两岸交流和国际化发展,台湾现有数万名大陆及港澳配偶、10万名外籍配偶以及30万名外籍劳工,被称作台湾新住民。[]

年高雄世运会开幕式之原住民族传统舞蹈

语言文字

主词条:现代标准汉语、台湾国语、繁体字、闽南语、客家语、台湾南岛语群

台湾语言方言分区图

现代标准汉语和繁体中文是台湾地区法律公文、学校教学、主要媒体通用的语言文字。

汉族方言主要有闽南民系使用的闽南语(台语、台湾话)和客家民系使用的客家语。此外马祖地区通行福州话(闽东语),[]金门县乌丘乡通行莆田话。台湾原住民族(高山族)使用台湾南岛语群,但会使用母语的人口逐渐下降。

台湾最普及的外语是英语,为教育重要的课程之一。日语为台湾第二大外语。

台湾与大陆的常用语、词语读音和字体差异(18张)

台湾汉字拼音采用汉语注音符号。[]台湾的中文罗马拼音系统为国际通行的汉语拼音(年-),早期曾采用威妥玛式拼音法。[]目前地名(县市名除外)、街道名、人名均以汉语拼音翻译。

台湾当局推行的国语以国民政府制定的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新国音为准,[]和普通话发音稍有不同,二战后又深受台湾本地方言的影响,造成除非刻意要求标准,翘舌音、地域性方言、儿化音于生活中逐渐消失,加之词汇差异,以致和普通话有一定差异,被称作台湾国语。

台湾国语的词汇和语法继承许多古汉语、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初期用法,如定谳(定罪)等。一些词汇也吸收本地方言和外语的成分,如夯(热烘烘、流行,来自闽南语)、赞(好极了,来自闽南语)与欧巴桑(女性长辈,日语おばさん)、巴士(公共汽车,英语bus)等,还有一些是用词习惯差异,如原子笔等同于大陆的圆珠笔等。[]

宗教信仰

主词条:台湾佛教、台湾道教、儒家思想

位于台北市中正区的济南基督长老教会

佛教、道教等中国传统宗教在台湾极为盛行且长期发展,西方常见的基督新教、天主教与伊斯兰教等宗教也拥有不少信众。

台湾近八成的民众拥有宗教信仰,逾五成民众经常参加各类型的宗教仪式与庆典。佛教、道教相互影响融合已不易区分。[]道教徒中混杂台湾民间信仰者应占大多数,妈祖、关圣帝君、保生大帝是台湾民间信仰的主要神祇。

儒家思想所规范的礼仪与哲学观被中国人视为组成家国与人际伦理的基础观念。儒家思想对台湾影响深远,中华民族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规范着台湾人的思想和言行。[-]

台北市万华区的艋舺龙山寺是台湾著名的庙宇

社会

教育制度

台湾大学(30张)

台湾学制实施12年义务教育,各级学制为小学6年制、初中3年制、高级中学(含高级职业学校)3年制和一般大学4年制,[]著名大学有台湾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台湾交通大学、台湾成功大学、台湾政治大学等。[]学生经4年大学教育获学士学位后可继续进修硕士、博士学位。[]台湾常年向海外招收华裔大学生,近年也积极开放国际学生与大陆学生就读,并将重点放在课程英语化以迎国际化需求。[-]

年台湾识字率为98.29%。[]

台湾最高学府——国立台湾大学(NTU)校门

医疗卫生

国立台医院(NTUH)

台湾年起实施全民健康保险制度,[]向全体民众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及保障。[]

截至年台湾共有家医院以及家诊所,包括82医院和家公立诊所。平均每万人享有20.02名医生、5.31位牙医和69.01张病床。

截至年,台湾人均寿命79.84岁,男性76.72岁、女性83.19岁。[]生育率仅为1.,[]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占总人口10%以上。

新闻媒体

主词条:台湾媒体史、台湾电视台、台湾电视剧、台湾偶像剧

年启用至今的台湾电视公司(台视)大楼

台湾官方通讯社是年成立于广州的中央通讯社,目前总社设于台北市。[]

台湾的媒体产业滥觞于日据时期,第一份报纸是年创刊的《台湾日日新报》(中文报纸是年创刊的《台湾民报》),第一家广播电台是年成立的台湾放送协会。当时主要媒体均与官方有相当程度的关系。战后主要的报纸与电台仍由官方掌握,年实施戒严后出版品与电子媒体受到严格管制。年台湾电视公司(台视)成立,为台湾第一家电视台,年中国电视公司(中视)和年中华电视公司(华视)陆续成立,电视业进入老三台时代。当时三台都由当局掌控,[]娱乐大众的同时也扮演当局宣导的工具。年中视播出台湾第一部电视剧《晶晶》。[]

《中国时报》位于台北市万华区的总部大楼

年解严之后,当局于年开放报禁,年开放成立有线电视台和卫星频道,台湾媒体业随之迅速发展。年首家民营无线电视台民视成立。台湾电视频道现已超过一百个,主要有TVBS、东森电视、中天电视、三立电视等。《康熙来了》等综艺节目影响力遍布华人社会。台湾本土剧和偶像剧广受欢迎,《流星花园》、《命中注定我爱你》、《我可能不会爱你》等佳作成功推广至海外。[-]

解严前台湾影响最大的两份报纸是《联合报》与《中国时报》,年代后《自由时报》兴起。近年《苹果日报》快速发展。

台湾主要的广播电台有中国广播公司、中央广播电台等。

国际交流

主词条:中华台北、一个中国

双橡园,驻美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馆舍

年后,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被 集团长期非法窃据。年《联合国大会第8号决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台湾当局被逐出联合国[]。现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以此为基础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外交关系。[]目前只有22个国家与台湾保持“外交关系”,并在其行政中心台北市设立“外交代表机构”。[-]许多非“邦交国”以民间社团名义在台湾设立具备大使馆、领事馆功能的准官方代表机构。同时台湾在许多非“邦交国”设立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行使大使馆或领事馆部分权责,维持非官方关系。[]

当地时间年12月20日,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政府发表声明称,该国与台湾断绝外交关系,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这是自蔡英文上台以来第一个宣布与台湾“断交”的国家,也是“川蔡通话”之后“台湾外交”发生的第一个变故。[]

台湾“邦交国”

地区

国家数

国家

拉丁美洲

12国

伯利兹、圣基茨和尼维斯、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多米尼加、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海地、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巴拿马、巴拉圭

大洋洲

6国

基里巴斯、瑙鲁、帕劳、马绍尔群岛、所罗门群岛、图瓦卢

非洲

2国

斯威士兰、布基纳法索

欧洲

1国

梵蒂冈

梅花旗(中华奥林匹克委员会会旗)

台湾地区以“中华台北”的名义加入了亚太经合组织等国际组织,[]成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界卫生大会等国际组织的观察员[];[]以“台湾、澎湖、金门及马祖个别关税领域”的名义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以“中国台北”的名义保留亚洲开发银行席位。[]

中华奥林匹克委员会是国际奥委会的成员,以“中华台北”(ChineseTaipei)的名称作为参加国际体育运动的代表团名称。[39][-]

共个国家及地区给予台湾护照免签证或落地签证待遇。[]

交通

主词条:台湾铁路、台湾高铁、台北都会区交通、台北捷运、高雄捷运

铁路

台湾铺设了广泛的铁路网络,全部铁路运输系统长度约.6千米。

台湾铁路路网图(包含台铁、林铁与高铁)

台北捷运、高雄捷运分别于年、年开始营运。在台北都会区、高雄都会区,捷运(地铁)是主要的铁路运输工具,而台中捷运和桃园捷运仍继续建设中。[]

台北都会区大众捷运系统

年全长千米的台湾高速铁路系统运营。高速铁路的建设缩短了各都会区间的车程,使台北市至高雄市往返所需最短时间降至90分钟。[]

年6月台湾高铁T型电力动车组试车

公路

台湾的公路分为“国道”、省道、市道、县道、区道和乡道。公路与桥梁总长度约4.7万千米,绝大部分集中在西部。最长的两条是连接北部至南部的道路系统年通车、全长千米的中山高速公路和年通车、全长千米的福尔摩沙高速公路。在东部发达地区则通过快速公路连接,台北市至宜兰县建设了含贯穿雪山山脉的雪山隧道的蒋渭水高速公路。[]

中山高速公路高雄交流道中正路出口南向车道

航空

台湾有台湾桃园国际机场、[]高雄国际机场2个

台湾桃园国际机场(TPE)(34张)

主要国际机场及台北松山机场、台中清泉岗机场2个次要国际机场,多数大城与离岛亦设有机场。各大都市间及各离岛之间皆有常态班机往来,形成便利的航空网。最主要的航空公司是中华航空和长荣航空。

台湾桃园国际机场(TPE)第二航站楼

海运

台湾最大港市——“港都”高雄市(80张)

台湾四面环海,海上交通发达,国际贸易仰赖海上运输,目前有7座国际商港,分别为高雄港、基隆港、台中港、花莲港4座主要港和苏澳港、台北港、安平港3座辅助港。

高雄港位于高雄市,是台湾第一大港、世界第十三大港口,[]港口货物吞吐量约占台湾整体港口货物吞吐量二分之一。[]

台湾首要的海运枢纽、第一大港高雄港

文化

主词条:台湾文化

民俗

新北市平溪天灯节是台湾元宵节的重要庆典

台湾融合了明清时期移居的闽粤移民和二战后来台的外省人的民俗,堪称中国民俗文化的缩影。[]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是台湾的三大节日,[]每逢元宵节、清明节、中元节、七夕节等传统节日,民间也有与大陆相同或类似特色的庆祝礼俗。此外尚有多项深具中华文化特色的民俗庆典,如迎妈祖、盐水蜂炮、[]平溪放天灯、东港烧王船、头城抢孤等。

台湾原住民族(高山族)各族群有各具特色的传统岁时祭仪文化。[]

外来影响

日本曾殖民统治台湾五十年,因而日本文化对台湾影响深远。“台北总统府”、台湾大学校园等日据时期建筑被保护、沿用至今,高雄、松山、板桥等地名都移植自日本,便当(盒饭)、瓦斯(煤气)等来自日语的词汇进入国语,[]面积单位“坪”(1坪≈3.3平方米)也源于日本。国民党政府迁台初期大力推行“去日本化”,强力推行国语教育,推动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强化本省人对中国的认同。解严后,日本流行文化在台湾重新活跃。[-]

台湾亦深受美国文化的影响。美国出于国家战略需要向台湾输入其政治文化和政治制度,而美台之间密切的军事、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美国生活方式与流行文化向台湾的传播。

建于日据时期的新竹车站采巴洛克式建筑风格

饮食

主词条:台湾菜、台湾小吃、台湾茶艺、台湾茶

台北市规模最大、最著名的士林夜市

台湾饮食文化融合各地美食风格,台湾菜与闽南菜(还受福州菜影响)和广东潮汕潮州菜渊源深厚,也受客家菜、广州菜和日本料理的影响。

台湾美食(50张)

台湾菜有海鲜丰富、酱菜入菜、节令食补等特色,倾向自然原味,调味不求繁复,风格鲜香、清淡。炎热气候使一些酸甜开味的菜肴出现在台菜中。台菜素有“汤汤水水”之称,羹汤类菜肴广受欢迎。[]

台湾饮食文化中有著名的“小吃”文化,各式风味小吃云集的夜市是台湾庶民生活文化的代表之一,常见的小吃有蚵仔煎、炸鸡排、臭豆腐、盐酥鸡、生煎包、米血糕、蚵仔面线、甜不辣、卤肉饭、肉圆、担仔面、牛肉面、小笼包等。[-]凤梨酥、牛轧糖等台湾特产的烘焙美食是知名的伴手礼。

茶是台湾民众的传统饮品。台湾全境皆产茶,名茶有冻顶乌龙茶、文山包种茶、东方美人茶和铁观音等。茶艺形式主要是功夫茶。泡沫红茶文化是台湾茶文化新的发展,代表性茶饮珍珠奶茶广受欢迎。

新北市石碇区的茶田风光

文学

主词条:台湾文学

台湾诚品书店位于台北市的信义旗舰店

日据时期,在大陆“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影响和指导下产生和发展起了台湾新文学运动,[]赖和被誉为“台湾新文学之父”。[]年后,胡适、林语堂、梁实秋等大陆文学家随国民党政府移居台湾。、60年代风行怀乡文学,代表作家有林海音(《城南旧事》)等。[]同时西方现代文学也是文坛的重要力量,代表作家有白先勇(《台北人》)、王文兴(《家变》)等。[-]、70年代乡土文学思潮兴起,代表作家有钟肇政(《鲁冰花》)等。、70年代以后,柏杨、李敖、三毛、余光中、席慕蓉、龙应台、刘墉、古龙、琼瑶、林清玄、张晓风等作家陆续有重要作品问世。[]21世纪初网络文学蔚然成风,代表作家有九把刀(《等一个人咖啡》)等。

美术

年代,台湾画坛主流是大陆来台的水墨画家与日据时期学院出身的西画家,绘画技巧较传统。年代起,新生代画家引入西方抽象画等风格,美术风格走向西化。[]年代,乡土意识抬头后,绘画题材再趋本土化。[]解严后,台湾美术界生态多元自由,风格日益前卫。[]

戏剧

主词条:台湾戏剧、歌仔戏、台湾布袋戏

歌仔戏是唯一发源于台湾的中国地方戏曲剧种

歌仔戏是台湾最主要的地方戏曲,也是中国地方戏曲剧种中唯一诞生于台湾的剧种。[-]战后早期,官方大力扶持、推广京剧(平剧、国剧)等大陆剧种,同时歌仔戏、布袋戏等台湾本土剧种仍是庶民重要的娱乐方式。随着电视的出现,布袋戏、歌仔戏讲求声光效果而重获重视。京剧与话剧融入创新元素,常以小剧场等形式表演,舞台剧表演成为极具活力的艺术活动。[]

音乐

主词条:台湾流行音乐、闽南歌

台湾爱乐乐团于台北“国家”音乐厅演出

战后初期,台语歌曲一度流行。民间香港的国语流行歌曲和欧美音乐传唱一时。年代清新的校园民谣风行,同时台语流行乐坛秀场文化盛行。年代讲究字正腔圆的国语老歌风靡亚洲,代表人物有邓丽君和费玉清。受西方摇滚乐的影响,民歌时期后罗大佑等将社会百态写成歌曲,同时李宗盛创作的情歌广受欢迎。年代以来台语歌曲风格愈多元活泼。[]解严后自由的创作与发展环境使台湾成为华语流行音乐的重要发展地,代表歌手及乐团有周杰伦、蔡依林、张惠妹、S.H.E、五月天等,也吸引其他地区的华人歌手来台发展,代表歌手有王力宏、孙燕姿、陶喆、林俊杰、蔡健雅、梁静茹等。[-]

电影

主词条:台湾电影

第50届台湾金马奖颁奖礼之历届影帝影后合影

战后台湾电影界在当局扶持下拍摄大量国语剧情片。台湾第一部国语影片是年的《阿里山风云》,主题曲《高山青》传唱至今。同时题材以民间故事为主的台语电影悄然兴起。[]

年代,健康写实电影成为主流。[-]同时香港电影在台广受欢迎,影响到台湾电影的制作路线,爱情片、武侠片和功夫片成为主流。年台湾电影金马奖创立。[]年代末以翻拍作家琼瑶的小说为主的爱情片掀起一阵潮流,主题曲大为流行。[]

台湾电影《海角七号》海报

年代《儿子的大玩偶》等影片开启了新电影风潮。解严后侯孝贤《悲情城市》、杨德昌《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等作品屡获殊荣。同时由于台湾电影表现手法大众多难理解,加之以美国电影为主的外国电影大举进入,台湾电影的环境与市场一度萎缩低迷。

年代起一些华人导演前往好莱坞发展,其中台湾导演李安凭借执导《卧虎藏龙》、《断背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等作品蜚声国际,三度获奥斯卡奖。[-]

年魏德圣执导的《海角七号》以国际化商业路线揉合本土特色内容,在票房大获成功并获不少奖项后,[]《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赛德克·巴莱》等叫好又叫座的台湾电影掀起台湾电影复兴热潮。[]

体育

主词条:台湾棒球史

年多哈亚运棒球赛中华台北队全胜夺金

棒球在台湾是广受社会大众欢迎的体育项目,日据时期由日本引进台湾。台湾地区棒球协会成立于年。[]中华职业棒球大联盟是台湾成立最早和唯一的职业棒球联盟。[-]王建民是著名台湾旅美棒球选手。[-]篮球也是台湾主力推广的运动项目。林书豪是NBA首位台湾裔球员。[]在朱木炎和陈诗欣于年雅典奥运会夺得两枚跆拳道金牌后,台湾近几年也开始推广跆拳道。台湾经常获得竞赛佳绩的体育项目还有合球、高尔夫球、台球、羽毛球、举重、拔河、马拉松等。[-]

台湾曾数度举办国际体育赛事,包括年高雄世界运动会、[]年台北听障奥运会和将举办的年台北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以及每年一度的台北国际马拉松比赛等。[]

台湾第一座国际性大型综合体育馆台北小巨蛋

旅游

主词条:台湾自由行

宝岛台湾风光美景(80张)

台湾现有9个“国家公园”以及13处“国家风景区”,[-]壮丽的海洋、高耸的山岳、多样的自然生态与独特的人文风情,构成了独一无二的美丽台湾。[]

台湾境内的阿里山、日月潭、太鲁阁峡谷、玉山、垦丁、阳明山等都是著名的自然旅游景点。新北市瑞芳区九份老街、台北市北投区、彰化县鹿港镇、新北市莺歌区等观光小镇地方风情浓厚,是寻幽访古的旅游胜地。[]境内有不少特色温泉,温泉文化别具一格。[]

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精品文物(80张)

位于城市的著名景点有年至年间为世界第一高楼的台北、[]台北故宫博物院、中正纪念堂、国父纪念馆、高雄爱河、各处夜市和各大商圈等。[]坐落于台北市士林区外双溪的台北故宫博物院是中国著名的历史与文化艺术史博物馆,所拥有的69.6万余件册文物为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古代中国艺术品珍藏。[-]中正纪念堂是台北市中正区一座为纪念蒋中正而兴建的建筑,园区广场南北侧建有“国家戏剧院”和“国家音乐厅”,除了供民众休憩外,常是大型艺文活动的场地。国父纪念馆是为纪念孙中山百年诞辰而兴建的综合性文化设施,是户外运动、休闲、艺文与知性活动的综合性休憩公园。[]遍布全台的夜市各具特色,小吃美食琳琅满目。台湾购物环境优越,台北市的信义商圈、忠孝东路商圈、西门町商圈等是著名的购物商圈。[]

台北故宫博物院是中国两个故宫博物院之一

参考资料

1.中国的行政区划——台湾省.中央政府门户网站.-04-17[引用日期-01-10]

2.台湾地理与居民.国务院台办.-01-22[引用日期-04-6]

3.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日本国大使馆[引用日期-01-10]

4.年,赵汝适所著《诸蕃志》提到“泉有海岛,曰澎湖群岛,隶晋江县。”,正式确认澎湖列岛属南宋版图。

5.澎湖巡检司,设置于澎湖列岛。设治时间以1年(元世祖至元十八年)的考证最为早,也就是根据一般史书及《元史》、《新元史》,考定:“蒙元世祖远征日本因风失败,迂回台湾,道经澎湖设治澎湖,企图进取台湾,作为征日本之准备。”

6.汪大渊《岛夷志略》记载曰,澎湖“地隶晋江县,至元年间,立巡检司”,“职巡逻,专捕获”,兼办“盐课”。

7.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新华网.-01-24[引用日期-04-29]

8.西班牙统治者对台湾的占领.海峡之声网.-11-30[引用日期-08-17]

9.郑成功收复台湾.新华网[引用日期-01-23]

10.清朝时期台湾省行政区划.中国台湾网.-11-21[引用日期-08-17]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ruiqif.com/rqll/21128.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瑞麒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